
新西兰有两个主要的岛屿-南岛和北岛,首都是惠灵顿,最大的城市是奥克兰。它以自然风光和风景名胜而闻名,从雪山、冰川到峡湾地热喷泉、火山、热带雨林再到宏伟的沙滩。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西兰的国土面积虽然小,但它却具有区别于繁华都市与乡间田园的独特之处。这是一个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不同需求的国家,无论你是追求安逸的乐活族还是寻求刺激的冒险族亦或是渴望极致美景的摄影族……总之,新西兰都不会让你失望的~
在出发之前你或许还有许多的疑问,根据旅游局官方以及网络信息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出行前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想去新西兰旅行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时差: 夏令时期间(每年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到次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新西兰时间要比北京时间快5个小时,冬令时期间,新西兰时间则比北京时间快4个小时。
新西兰季节及月份: 春季(9月到11月),夏季(12月到2月),秋季(3月到5月),冬季(6月到8月)
一般来说,新西兰1月和2月份最热,7月份最冷。最高温度二十多度,而最低温度在8度。
汇率: 新西兰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一般在5左右。例如:1新西兰元=4.7769人民币元
一些准备行李时的注意事项:
➤ 衣着:新西兰地处南半球,季节变化恰好与中国相反。九月到十一月为春季,十二月到次年二月为夏季,三月到五月为秋季,六月和八月则是冬季。新西兰北岛的年平均气温为15°C,而南岛气温则较低,四季分明。衣着以舒适,轻便,休闲为宜。如果是夏季以T恤,短袖衬衣为宜,冬季则以毛衣,茄克,轻便保暖的外套为宜。新西兰的昼夜温差比较大且常伴有风,因此四季还是要常备上一件外套如夹克衫或运动衫来保暖。
➤ 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一般来说四季温差不大,终年温和多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新西兰一年四季都会有降雨,请大家在出行前一定准备好雨具。加之紫外线强度的因素,尤其是在夏季,还需要准备好防晒系数高的防晒霜,墨镜或帽子。
➤ 由于新西兰的坡路较多,所以为了您出行的舒适请尽量穿平底鞋或运动鞋。
➤ 餐饮上无特殊餐桌礼仪;不需要付小费;如是自助餐,请注意取用适量,不要浪费。新西兰的中餐味道会与国内有较大差别。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 新西兰的插座为三孔插座,因此为了出行方便请带上转换插头和移动充电器。
⚡移动电源(充电宝)应放在登机的随身行李中,切勿放在托运行李中;
⚡请随身带一支笔以便于在飞机上填写旅客入境卡;
⚡抵达新西兰机场后,如果您发现携带有在《旅客入境卡》列表中的禁止入境的物品,或您不确定所携物品是否可以入境,请切记在进入检查区前第一时间将该物品丢弃到检疫箱内,或主动申报(即在入境卡中填写相关内容)以便检查。
以下物品为严禁携带入境的物品:
➤ 草药/传统药品:传统中医药及草药(包括成药)都是须要申报检查的检疫品。这些物品可能带有新西兰目前不存在的病虫害,或含有严禁入境的濒危动植物成份。例如:新康泰克感冒药,含麝香制品(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片仔癀等),石斛,羚羊角等。
➤ 肉类制品:大部分肉类制品都被禁止携带入境(包括真空包装或商业包装的制成品)。肉类制品(凤爪,鸭舌鸭脖等)、肉馅饺子、腊肠以及各种肉干都可能含有细菌或动物病菌,并很容易传播给新西兰的动植物。如不主动申报,您会当场被处以$400纽币以上的罚款。如果您不确定是否可以携带,请把物品留在您的原住地。
➤ 烹调配料:烹调用的配料也是须要申报检查的检疫品。这些配料包括蒜、姜、香料、以及经加工制作并带有包装的成品,例如老干妈,辣椒酱,汤料。请尽量不要携带这些配料。如有携带这些物品,请丢弃到检疫箱内或主动申报。
➤ 水果:水果看似无害,但实际上会对新西兰的水果产业构成严重威胁。由于可能受到如地中海果蝇等害虫和柑橘溃疡等病菌的威胁,新鲜水果都是禁止携带入境的。切忌冒险携带,否则您会被处以$400纽币以上的罚款。
➤ 蜂蜜及蜂蜜制品:蜂蜜、蜂蜡、花粉、蜂胶可能会对新西兰的蜜蜂种群构成严重危害,均禁止携带入境,包括含有很少蜂蜜的制品——例如护肤品和药物。请将它们留在您的家里。
➤ 所有活的植物以及种子;所有活的动物以及昆虫;所有乳制品:牛奶、奶粉、黄油、乳酪等。
以下物品的携带数量是有限制的,若超过限定数量必须申报:
?香烟可携带50根或50克的香烟制品,若超出限额需要缴纳一定的税金;
?烈酒可最多携带3瓶且每瓶不超过1.15升,葡萄酒或啤酒可携带4.5升;
?新西兰元现金不可超过1万元(或等值的其他货币)
想要入境新西兰的旅客必须填写《旅客入境卡》。一般在即将抵达新西兰的航班上,您将被要求填写《旅客入境卡》。入境卡只有英文版本为真正需要填写的,但是航班上的乘务员会提供中文入境卡来帮助大家作为参考以便填写英文版本的入境卡。
您必须在《旅客入境卡》上根据要求如实申报携带入境的物品,以便海关检查这些物品是否对新西兰构成威胁。如果被发现您携带未申报的检疫品,您将会面临$400纽币的罚金甚至更严厉的惩罚。如果您携带的物品在《旅客入境卡》的列表中,请您主动申报,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填写入境卡正面的注意事项:
➤一定要注意入境卡只有英文版本需要填写,中文版本仅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内容;
➤填写入境卡的信息一定要真实!隐瞒或谎报将会受到惩罚;
➤入境卡中2a和2b的部分关于您是否居住在新西兰,这在中文翻译上是有歧义的。其实大部分持有访问、旅游或学生签证的朋友,只需要跳过2a直接填写2b部分即可;
➤最后居住超过12个月的国家对于大部分中国旅客来说只需要填写China即可。
填写入境卡反面的注意事项:
➤首先,依旧是要如实填写!
➤第4部分在一般情况下要选“Yes”。请注意,如果您的行李中确实帮助别人携带了物品并且不知道该物品是什么,在此情况下一定要选择“No”,否则帮别人带的物品里有违禁品,在海关检查时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并将受到惩罚;
➤第5、6部分在一般情况下全部选择“No”。请注意,如果您符合第5、6部分中任何一点请一定要选择“Yes”。选择“Yes”后在海关检查时海关官员会要求打开您的行李并进行检查,在确定物品能否入境,不能入境的将被海关扣下。但是如果您选择的“No”但是后来被海关发现是有禁止携带的物品的这就会很麻烦了;
➤第7部分对于大部分持有访问、旅游、学生签证的朋友都可以直接选择“Yes”,然后直接跳到最后的签名和日期部分。
过海关(海关官员询问问题,审核入境卡)
行李提取
自行检查并丢弃违禁物品(在海关官员检查之前先自行检查)
海关官员检查入境卡并询问是否带有违禁物品
最后一步,可能会被要求开箱检查
吸烟人士请注意,在到达新西兰之后不能随意吸烟了哦!
新西兰的任何公共场合都全面禁烟的, 比如酒店大厅, 酒吧,餐厅,商场,公共卫生间以及超过2个乘客的车上, 等等, 但是一般酒店是可以选择吸烟房间的.想要吸烟时除了注意看标识之外还可以询问清楚所在区域可以吸烟的地方。新西兰的房子大多安装烟雾报警器,并且烟雾报警器的灵敏度极高,若你喜欢抽烟,最好到屋子外面抽,以免使得烟雾报警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引来消防车。注意smoke free是禁止吸烟的意思哦~
酒店住宿
➤ 新西兰多数当地人以茶作为饮品,通常酒店提供热开水、茶水服务;
➤ 在酒店浴室淋浴时注意拉好浴帘或关好门,避免水浸湿地毡,否则酒店可能罚款500美元;
➤ 出于环保意识酒店均不提供牙刷、牙膏、拖鞋、梳子等一次性用品,部分酒店会提供沐浴液(Bath liquid)护发素(Hair Conditioner护肤液(Body Lotion);
➤ 酒店内不提供开水,只有少部分酒店提供煮开水的用具,可自带烧水壶,但请注意使用安全;
➤ 在浴室洗澡时,请您将浴帘放在浴缸的内侧,防止水流到地板上,否则酒店可能据此罚款;
➤ 酒店房间内一般设有收费电视、电话、有偿饮料及小食品等,请询问清楚费用后使用,以免结账时发生误会;
➤ 原则上,只有冷水龙头的自来水可直接饮用,水龙头的热水不宜喝饮。
➤ 用电、用水注意安全、节约,吸烟注意安全,如有设施损坏,需要个人赔偿;
➤ 离开酒店时请仔细检查个人物品,不要遗漏。
新西兰刷卡消费很方便,大部分新西兰人钱包里不会有超过20新西兰元现金,但在周末集市及搭乘公交车时还是要准备好零钱。
新西兰的商店大部分都很早关门,周末更是冷清。除了部分麦当劳,几乎没有24小时营业的商店,这与国内反差很大,夜生活不丰富,即使酒吧也以观看橄榄球比赛为主。在一些小镇,超市关门较早,因此大家一定要在方便的地方备好食物饮用水,以免有钱花不出去
新西兰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水质量,都非常优质,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
新西兰人民普遍相当友善,散步时遇到的陌生人也会很友好地和你打招呼说”Hello”,请用微笑积极地回应。日常礼貌用语要时常挂在嘴边,比如Morning(早上好)、Thank you(谢谢)、No worries(不客气)、Seeyou(再见)。
不要将贵重物品,如手提包、电脑包、手机等留放在无人的车内,如果一定要放在车内,请放在后备箱里,也就是说不要让别人透过车窗看到车内有贵重物品,以免出现砸车偷盗的意外。虽然新西兰总体治安状况很好,但砸车偷盗的现象也偶有出现,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除此以外,在新西兰出行要注意到新西兰的交通规则与国内不同。
过马路时要看行人信号灯(一般,新西兰的行人红绿灯是由行人自己按的,若行人红绿灯没有人按,那人行道的红绿灯不会亮,等到行人按下红色按钮,指示灯才会显示当前状态),先看右边再看左边。虽然新西兰的交通是很有秩序的,一般是车辆让行人,但也不排除意外情况的发生,为了大家的出行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哦~
大部分区域都有自行车道,在新西兰自行车作为锻炼身体的工具多于交通工具。骑车一定要带头盔,夜晚要打开闪烁的警示灯或者穿会反光的安全外套。
最后,一定要谨记新西兰的紧急电话111,新西兰的火警,匪警,以及救护车的号码都是“111”,当你拨通111之后,告诉对方你是需要报警,救护车还是消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