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阳光、舒适的气候、多样的地貌为新西兰提供了充足的农作物的生长空间,大片的牧场也让这里的畜牧业非常发达,而四周环海的地理位置也带来丰富的海产。从惠灵顿、奥克兰的精品餐厅到罗托鲁瓦的传统毛利窑烤食品,还有哈维诺的青口贝、凯库拉的龙虾菜肴,在遍赏美景的同时,也有美食犒劳味蕾。作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国家,这里拥有霍克斯湾、马丁堡和马尔堡等著名葡萄酒产区,当地丰富的美食、美酒节,美食主题游玩项目也让体验变得更加多元…
你有没有想过有这样一个地方。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有事没事,还可以追着龙虾到处乱跑。知道这是哪吗? –这就是新西兰的凯库拉。凯库拉(Kaikoura)在毛利语中是‘龙虾大餐’的代名词,这里是各种野生动植物体验的理想基地,环境异常壮观。这座美丽如画的滨海小镇盛行海上、海边冒险。可以观赏鲸鱼,与海豹一道潜水,或者,大啖一盘龙虾。当然这里最吸引游客的原因还是美味的龙虾!
新西兰小龙虾的外形其实很像一般海中虾多了对小螯,与大钳、硬壳的龙虾形象有点不一样,与澳大利亚小龙虾(Yabby)也有区别。而且新西兰小龙虾是深海的,澳大利亚小龙虾是淡水的,后者的肉质较粗,价钱也相差甚远。
虽然新西兰小龙虾没有地中海红虾的浓浓虾味,但两者的鲜甜不相伯仲。而由于新西兰小龙虾可以速冻生运出口,进入世界各地食客们的口中还可以是以刺身的形式,最好的鲜虾甜味能完整保留,这便是它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啖着新西兰小龙虾的淡香软嫩,你总会有种温婉细腻的感觉,你会觉得日本刺身虾之王牡丹虾也无法与之媲美。
推荐餐厅:
Green Dolphin Restaurant and Bar
这家在当地享有极高声誉的餐厅,最大的特色就是绝对新鲜的食材和绝佳的地理位置~

Kaikoura Seafood BBQ Kiosk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再小的路边摊,能够被《孤独星球》挖掘,就注定他的不平凡。这家凯库拉的路边摊,食材新鲜,现点现做,价格实惠,包您吃爽。

Nin’s Bin
说起路边摊,除了上面那家, Nin’s Bin 更是有着40年的历史! 在吃货眼中,这俨然是凯库拉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家的老板十分任性,出摊时间不固定 食物选择也是有限而且只能外带~但是他在本地人心中依旧十分受欢迎。 原因无他,就着海风,大快朵颐,这才是路边摊的终极奥义!

新西兰的黑边鲍鱼,又叫做Pāua,是当地一宝。人们食用时通常把它切碎做鲍鱼丁或整个煎食,也有人把它当做刺身生吃。黑边鲍鱼由于生长在受保护海域,肉质因而特别爽滑鲜甜,用来做刺身,更能凸显其无添加的鲜味,诚是必吃之选。
鲍鱼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海水要冷、盐分要高、水流要急、水质要清,且还要背风、背流的岩礁区。新西兰正是拥有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才孕育了鲜美的黑边鲍鱼。除了黑边鲍鱼,新西兰南岛还有很多黄鲍。
另外,鲍鱼的外壳还可以制作成各种饰品。在坎特伯雷博物馆中有一间由鲍鱼壳和各种饰品装潢的小屋,虽然主人Fred&Myrtle已过世,他却留下了一个绝无仅有的“精美世界”。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博物馆中观赏。
新西兰是世界上公认的牧场黄金区,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奶源地。新西兰奶制品因此被称为“白色黄金”。同时,这里也是世界唯一认可的不存在疯牛病、羊瘙痒症和口蹄疫的国家。
新西兰牧场天然无污染,所有的牛和羊几乎都是全年放养于露天草场,其生活空间令人羡慕。如果按数字摊派的比例,新西兰平均每人拥有一头牛和两三只羊,是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最佳范例。
与其它主要乳品出产国不同,新西兰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草场生长,一年中近10个月都长满青草。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这里牛和羊也能吃到牧场主人在夏天打下来储藏好的天然干草过冬,不需要吃人工饲料。与此同时,政府在确保奶源纯净方面颇有建树,新西兰的牧场受到农林局的指导和严格管理。牧场的每头奶牛耳朵上都有一个独立的编号,每天都会在电脑系统中记录奶牛的采奶、饲养、兽药使用等情况。严格检测原料乳中蛋白质、脂肪、微生物、抗生素等指标。

走在路上,饥饿感突袭,不妨去附近的便利店买一个派吧。如果你问新西兰人最喜欢什么美食,除了炸鱼薯条,他们一定会回答派~
派是一种烤焗食品,由饼皮包着馅料,馅料可以是肉类、蔬菜、水果或蛋酱,按馅料可分为咸味派和甜味派两大类。派的馅料填充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把派皮铺在烤盘上,接着倒入馅料;第二种是先将馅料倒入盘中,再铺上派皮;第三种是馅料完整的包覆在派皮里。
新西兰的咸味派馅多半是鸡肉蔬菜、牛肉芝士、肉馅土豆泥等,甜味的则有各类水果,不奢华却是难忘的美味。
推荐鸡肉蘑菇派:派皮用上好的黄油起酥,内馅用鸡肉、蘑菇还有鸡汤熬成,非常可口。鸡蛋蔬菜派(Quiche)也是新西兰人很喜欢的美食,将鸡蛋打散后混合进不同的蔬菜和调料,加入淡奶油后放进派皮中烤制而成。
有趣的是,新西兰每年会评选最佳派奖(Bakels NZ Supreme Pie Awards),小小的派里蕴含着大大的学问。
推荐餐厅:
Miles Better Pies
这家号称南岛南部最知名的Pie店, 如果你来到Te Anau, 就一定不要错过这家。

新西兰的餐桌上有一样不可缺少的东西,那就是蜂蜜。
蜂蜜可以用来调制蜂蜜水,或者涂在切片面包上,是既有营养又美味的食品。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新西兰最有名的麦卢卡蜂蜜(Manuka Honey)来自于新西兰纯净而无污染的原始森林中。在森林中,生长着一种叫麦卢卡的红茶树,每逢初夏,它盛开的白色花朵像白雪一样覆盖在整个山坡上,引得成群的蜜蜂来采集花蜜从而酿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麦卢卡蜂蜜。麦卢卡蜂蜜是最原始最天然的保健蜂蜜,营养价值高且非常美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特色蜂蜜制品,如蜂蜜、蜂胶、蜂蜡、蜂王浆等。
新西兰的海产品并不一定来自海里,有谁能想到,新西兰第一高峰库克山(Mount Cook)中居然孕育了新西兰美味的三文鱼。库克山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在库克山纯净的冰山雪水融化后形成的蒂卡波湖(Lake Tekapo)是人们垂钓三文鱼的最佳去处。
像三明治一般位于库克山和蒂卡波湖之间的就是新西兰著名的三文鱼养殖场了。三文鱼因其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而尤为珍贵,而这里的鱼生长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三文鱼养殖场中,不断被流经运河的冰川水冲刷,因此它们总是活蹦乱跳,非常健康,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三文鱼的吃法多样,最常见的就是做成三文鱼刺身。刺身泛着新鲜的光泽,涂上现磨山葵,蘸取少许酱油,直接送入口中,清凉甘甜鲜嫩在嘴里融化,其丰腴程度并不逊色于鱼腩部位。此外,新鲜熏制的三文鱼还可做成沙律,配上芫荽、罗勒,以及少许辣椒和豆瓣菜,特别美味。

牡蛎肉肥嫩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据分析,干牡蛎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钙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是健肤美容和防治疾病的珍贵食物。
吃牡蛎的最好方式就是生吃,感受它原汁原味的丰满与鲜嫩,还可以采用清蒸、鲜炸、生炒、炒蛋、煎牡蛎饼、串鲜牡蛎肉和煮汤等多种方式。配以适当调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儿;若食软炸牡蛎,可将牡蛎肉加入少许黄酒略腌,然后将牡蛎肉蘸上面糊,用油锅煎至金黄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锅时,可用竹签将牡蛎肉串起来,放入沸汤滚一分钟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块姜丝煮汤,煮出的汤白似牛奶,鲜美可口;牡蛎肉亦可加工成干品,称为牡蛎干。
在新西兰南岛布拉夫(Bluff)小镇的港口海边,你可以吃到世界上最好吃的牡蛎布拉夫牡蛎。每年的四月到八月正是牡蛎和各类海鲜收获的最佳时节,人们在当地举办热闹的布拉夫牡蛎节,来欢庆和分享这些美味的牡蛎。布拉夫小镇的人民热情好客,他们欢迎来自各地的游人,并邀请他们一起边喝着美味的葡萄酒,一边品尝这些美味的牡蛎。
置身新西兰,每一位冰淇淋爱好者对冰淇淋最完美的期待和最苛求的欲望都将一一实现。
新西兰冰淇淋素以奶味醇厚而闻名于世,在这个备受恬静空气、和煦阳光和翠郁植被等自然元素所奢华厚爱的天然国度,随处可见的天然牧场滋养出最纯正的奶源,成为新西兰冰淇淋味醇香浓的保证。
新西兰冰淇淋只使用最天然的成分,致力于口味、质地、香气、形状的理想均衡和完美结合,每种配方都是精心构思并且一直不断完善使其独具风味,对天然和纯正的潜心,使新西兰冰淇淋相信最传统简单的配置才是缔造极品冰淇淋的最佳途径。天然奶源加水果的简单融合配以专业研制,款款都是精工细作的经典。

拿破仑曾说,没有一样东西比葡萄酒更能使人生变得如玫瑰般地绚丽。如果拿破仑能够乘坐时光机来到现在的新西兰,品尝一杯奥塔哥中部的黑皮诺葡萄酒,感受黑皮诺带给他的玫瑰般的芬芳后,他或许会改口说,没有一样东西比新西兰的黑皮诺更能使人生变得如玫瑰般地绚丽。
长相思葡萄在新西兰的种植面积占所有葡萄总种植面积的 72%,新西兰长相思白葡萄酒的香气和风味直接而明显,你不需要去探索、去发现,到进杯中你就能立马感受到。其典型的香气是酿酒葡萄带来的草本植物的清香,包括甜椒、墨西哥胡椒的味道和百香果、粉西柚等成熟水果的香气。新西兰长相思白葡萄酒的风味也和醋栗颇为相似,有一种爆发性的酸度。
长相思在新西兰的各地都有广泛种植,特别是在马尔堡产区,这里的主要葡萄品种就是长相思。马尔堡产区白天阳光充足,但有清凉的海风来降低温度,夜晚的温度也很低,所以这里的长相思白葡萄酒既有成熟热带水果的风味,也有清爽的酸性,二者之间足以平衡。要尝试这种风格的长相思白葡萄酒,可以从多吉帕特酒庄(Dog Point Vineyard)和慕华酒庄(Mohua)入手。
虽然大多数的新西兰长相思白葡萄酒都是香气强烈浓郁的风格,但也有另类。有一小部分的酒商仿照法国波尔多(Bordeaux)和卢瓦尔河谷(Loire)一些酒庄的做法,将长相思白葡萄酒用橡木桶陈酿。以云雾之湾蒂蔻寇(Cloudy Bay’s Te Koko)长相思白葡萄酒为例,这种葡萄酒先用橡木桶进行发酵,随后装瓶放入酒窖窖藏 3 年,最后酿出来的酒不仅有清爽的酸,风味层次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蒂蔻寇长相思白葡萄酒既有百香果和西柚的风味,也有清淡的杏子、柠檬果核、生姜的气味。
虽然长相思主导了新西兰的白葡萄酒市场,但霞多丽白葡萄酒也是值得注意的新成员。新西兰的霞多丽白葡萄酒很有结构感,清新亮丽,跟勃艮第白葡萄酒(White Burgundy)的风格比较像。新西兰霞多丽白葡萄酒大多产自马尔堡、霍克斯湾和吉斯伯恩,这些地方靠近海洋,因而没有太多的热带水果风味,反而是因为成熟度不是太高,显得酸性十足。即便是经过橡木桶陈酿的霞多丽白葡萄酒,酸度也还在,喝一口酒下去,令人神清气爽。新西兰霞多丽白葡萄酒的风味特点还包括白桃、柠檬、陈年奶酪的味道。作为新手,我们可以从奥克兰产区的库姆河酒庄(Kumeu River)开始尝试霞多丽白葡萄酒。
新西兰黑皮诺红葡萄酒的风格和美国俄勒冈州威拉梅特谷(Willamette Valley)、加州索诺玛县Sonoma County)的黑皮诺红葡萄酒很像。事实上,这几个地方的文化交流很频繁,因为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不少酒庄的工作人员总是漂洋过海到另外一个半球的酒庄实习,一年经历两次的葡萄采收季。
新西兰黑皮诺葡萄酒的风格比较多变,不同的产区有不同的风格,因此很难做出一个总结。新西兰的黑皮诺红葡萄酒没有气候温暖产区所有的重酒体,也没有勃艮第产区的那种泥土味。大多数新西兰黑皮诺红葡萄酒都有浓郁的黑莓或草莓香气,混合着紫罗兰和丁香的味道。新西兰的黑皮诺基本上来自北岛的南端,如马尔堡、中部奥塔哥和马丁堡(Martinborough)。作为新手可以从马尔堡产区的灰瓦岩酒庄(Greywacke)和威瑟山丘酒庄(Wither Hills),它们的黑皮诺红葡萄酒就比较典型。
因为气候的原因,中部奥塔哥的黑皮诺葡萄酒成为一个异端。中部奥塔哥受海洋的影响没那么强烈,因为葡萄被种植在靠近内陆的地方,葡萄园的海拔也很高。所以这里的黑皮诺红葡萄酒既保留了新西兰葡萄酒典型的清爽性,但酒精度比较高,酒体较为饱满,风格更为凝练和豪华。当然了,这种黑皮诺红葡萄酒的价格也不低,瑞彭酒庄(Rippon)、飞腾酒庄(Felton Road)和困难山酒庄(Mt. Difficulty)的黑皮诺红葡萄酒,完全可以代表这个产区的黑皮诺。
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Red Bordeaux Blends)以前是法国波尔多的混酿方式,它由使用指定的葡萄品种酿制而成。指定的葡萄品种包括以下 5 种:赤霞珠、梅洛、品丽珠、小维多(Petit Verdot)和马尔贝克(Malbec)。这种混酿品质很高,现在很多新世界产国也会使用这种混酿方式。经典的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以赤霞珠和/或梅洛为主要的酿酒葡萄,其它的葡萄品种为辅。一般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至少会由 3 种葡萄品种共同酿制而成,但很多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都是由 2 种葡萄品种混酿而成。
新西兰北岛霍克斯湾及其附近产区的波尔多混酿红葡萄酒一般由赤霞珠和梅洛共同制成,因品质优异,享誉极高。比较典型的是来自吉布利特砾石区(Gimblett Gravels)的波尔多混酿。这个地区的表层土壤有很多的细沙和碎石,这种土壤很适合赤霞珠和梅洛的生长,加上该区温度较高,葡萄的成熟度也比较高。可以尝试一下克拉吉卡狐(Craggy Range’s Te Kahu)波尔多混酿或三圣山吉布利特(Trinity Hill’s The Gimblett)波尔多混酿:这些酒就像健壮的体操运动员,充满表现力,风格优雅,口感清爽,单宁丰富、有结构感;此外,还有黑莓、雪松、丁香的香气。
新西兰西拉(Syrah)红葡萄酒也逐渐小有名气了。像梅洛和解百纳葡萄(Cabernet)一样,西拉也主要生长在温暖的北岛,这样它就能达到最好的成熟状态。新西兰的西拉红葡萄酒美味可口,有黑胡椒、新鲜李子和紫罗兰的风味。新西兰西拉红葡萄酒没有北罗讷河谷(Northern Rhone)西拉葡萄酒的野生植物、禽类的味道,也不像澳大利亚西拉葡萄酒一样成熟度那么高,却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如果要试一试这种酒,可以从历史悠久的明圣酒庄(Mission Estate Winery)入手。

奥克兰(Auckland)产区
葡萄园面积: | 556公顷 |
葡萄品种: |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 |
推荐年份: | 红葡萄酒为2000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8年、2010年,白葡萄酒为2000 |
葡萄酒特点: | Auckland最好的葡萄酒是用cabernet sauvignon、merlot和cabernet franc酿制的具有波尔多风格的葡萄酒。产区用pinotage酿制的葡萄酒,也十分吸引人。此地用Chardonnay也可以酿出好酒。 |
气候: | Auckland的气候对葡萄栽种来说并不理想,尽管阳光充足,但其周围降雨量高,春夏两季尤为严重。此处有小面积的微气候,能够酿制出世界级葡萄酒。 |
土壤: | 下层土为坚硬的淤泥和黏土,有些为砂质壤土,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黏土。许多葡萄园位于厚重的黏土之上,这种土壤的排水性较差。 |
主要产酒区: | Henderson、Kumeu、Matakana、Waiheke Island |
吉斯本(Gisborne)产区
位置: | Gisborne位于新西兰东岸,是新西兰第三大葡萄酒产区。 |
葡萄园面积: | 2,072公顷 |
葡萄品种: | 霞多丽(Chardonnay)、琼瑶浆(Gewurztraminer)、白诗南(Chenin Blanc) |
推荐年份: | 红葡萄酒为2002年、2004年、2007年、2009年、2010年,白葡萄酒为2002年、2004年。 |
葡萄酒特点: | 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是此地种植最广泛的葡萄品种,用其酿出的葡萄酒浓郁奢华,为吉斯本(Gisborne)赢得了“新西兰霞多丽之都”的美誉。此地的琼瑶浆(Gewurztraminer)葡萄酒也极为优秀,首批琼瑶浆酒产自Matawhero葡萄园。Vinoptima这个小酒厂延续了该传统,酿制的琼瑶浆独一无二,被认为是新西兰最细腻的酒款之一。白诗南(Chenin Blanc)葡萄酒在吉斯本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以产自Millton葡萄园的最为突出。另外,用维欧尼(Viognier)和雷司令(Riesling)也能酿出非常优异白葡萄酒。尽管吉斯本的红葡萄品种不如白葡萄品种出色,但马尔贝克(Malbec)、梅洛(Merlot)和皮诺塔吉(Pinotage)正逐渐崭露头角。 |
气候: | Gisborne全年都享有充足的光照,在夏秋葡萄成熟期,气候相对温暖。 |
土壤: | 为淤泥和黏土(壤土)的混合土壤,有很好的排水性。 |
主要产酒区: | Manutuke(最老的产区)、Ormond、Ormond Valley、Riverpoint、Central Valley、Patutahi、Golden Slope |
霍克斯湾(Hawke’s Bay)产区
葡萄园面积: | 4,993公顷 |
葡萄品种: |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西拉(Syrah) |
推荐年份: | 红葡萄酒为2000年、2002年、2004年、2007年、2009年、2010年,白葡萄酒为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10年。 |
葡萄酒特点: | Chardonnay是该产区种植最广泛的白葡萄品种。而Sauvignon Blanc品种酒较为柔和,核果特点明显。产区最好的红葡萄酒一般是Cabernet葡萄酒。 |
气候: | 海洋性气候,降雨量低,相对湿度低,是新西兰日照时间最长的产区。产区不同地方的同一葡萄品种,成熟时间变化较大。 |
土壤: | 土壤类型多样,包括肥沃的淤泥壤土及易于排水的粗砾等。Heretaunga平原的土壤从石地至硬磐,再到重质的泥沙,共有22种。 |
主要产酒区: | Gimblett Gravels |
怀拉拉帕(Wairarapa)产区
位置: | Wairarapa位于新西兰北岛的最南端,距惠灵顿东北方向约1小时的车程。 |
葡萄园面积: | 882公顷 |
葡萄品种: | 雷司令(Riesling)、黑皮诺(Pinot Noir) |
推荐年份: | 红葡萄酒为2000年、2001年、2003年、2008年,白葡萄酒为2000年、2002年、2003年、2006年、2008年、2010年。 |
气候: | 该产区的葡萄生长期很长,夏季普遍炎热,冬季凉爽,秋季成熟期温差较小。由于Tararuas的雨影效应,这里是北岛最干燥的葡萄酒产区。Gladstone的葡萄园,因海拔较高,靠近山体,气候较为凉爽湿润。 |
土壤: | 表层覆盖着富含矿物质的粉砂壤土,易于排水。阶地上还有石灰岩和黏壤土。 |
尼尔森(Nelson)产区
位置: | 该产区位于南岛的最北端。 |
葡萄园面积: | 861公顷 |
葡萄品种: | 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霞多丽(Chardonnay)、雷司令(Riesling)、黑皮诺(Pinot Noir) |
推荐年份: | 红葡萄酒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 |
葡萄酒特点: | 海拔较低的葡萄园所产的葡萄酒以浓郁的芳香,轻盈的酒体而闻名,而丘陵地区的葡萄酒酒体较重,并具有一种独特的矿物风味。 |
气候: | Nelson为新西兰光照时间最长的产区之一。沿岸地区的微风缓和了夏季的高温,而周围的山体使这里能够免于强风的侵袭,其充沛的降雨量有利于贵腐菌的形成。 |
土壤: | 为分散的块状冲积壤土,为黏质壤土,下面是坚硬的黏质底层土。 |
马尔堡(Marlborough)产区
位置: | Marlborough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北端,是新西兰最大的葡萄酒产区。 |
葡萄园面积: | 19,024公顷 |
葡萄品种: | 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霞多丽(Chardonnay)、黑皮诺(Pinot Noir)、雷司令(Riesling) |
推荐年份: | 红葡萄酒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9年、2010年,白葡萄酒为2000年、2001年 |
葡萄酒特点: | Sauvignon Blanc是该产区最著名的葡萄品种,能够酿出非常独特的葡萄酒,风格与众不同。该酒风味清新,常带有青草和其他草本植物的香气,适合在年轻时饮用,可搭配色拉和海鲜食物。 |
气候: | Marlborough的西边是山体,拥有极佳的葡萄种植环境,充足的光照,较低的降雨量,以及相对凉爽的温度,这意味着葡萄可以慢慢地成熟,并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风味物质。 |
土壤: | 产区多数葡萄园的土壤有中低度的肥力,含有较多的石质、砂质壤土,表层是易于排水的粗砾。这些低度肥力、易于排水的薄层土壤,能够降低葡萄树的活力,有助于出产甘美、芳香的成熟葡萄酒。 |
主要产酒区: | Awatere Valley、Wairau Valley |
坎特伯雷(Canterbury)产区
葡萄园面积: | 1,809公顷 |
葡萄品种: | 雷司令(Riesling)、黑皮诺(Pinot Noir)、灰皮诺(Pinot Gris)、霞多丽(Chardonnay)、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
推荐年份: | 红葡萄酒为2001年、2003年、2007年、2009年,白葡萄酒为2001年、2002年、2007年 |
葡萄酒特点: | Canterbury所产Riesling葡萄酒,芳香四溢,带有轻微的蜂蜜味,经过陈酿后通常会有煤油的气味。优秀的Pinot Noir葡萄酒会有明显的浆果芳香,以及少量烟草的气味,这种独特的气味在其它葡萄酒中难以找到。Pinot Gris在该产区也非常成功,用其酿制的葡萄酒通常结构厚重,适合搭配各类主菜,非常受欢迎。 |
土壤: | 南部地区的土壤主要是冲积淤泥壤土,下层土为砂砾。 |
中部奥塔哥(Central Otago)产区
葡萄园面积: | 1,540公顷 |
葡萄品种: | 黑皮诺(Pinot Noir)、霞多丽(Chardonnay)、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雷司令(Riesling) |
推荐年份: | 红葡萄酒为2001年、2002年、2006年、2008年、2010年,白葡萄酒为2002年、2006年、2008年、2010年。 |
葡萄酒特点: | 黑皮诺是这里最成功的葡萄品种,用其酿制的葡萄酒非常优秀,果香浓郁。 |
气候: | 大陆性气候,夏季短暂且炎热干燥,冬季寒冷。 |
土壤: | 上层多为黄土和冲积淤泥,下层为砂砾,排水性良好。 |